2)第295章 台阶_重生我打造全球第一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多年以来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关。

  然而随着市场的放开跟政策的松绑,这种意识越发令人觉得有一种束手束脚的捆缚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市场决定生产和资本流向的规律,即使人类逐利的本能,也是资源合理化配置的基本规律。

  当然了,适当的政府调控有利于削弱资源在市场自主配置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利影响。

  所以总结这些年的发展,其实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么几个最基础的规律。从大的方面来讲,政策性的致富主要还是体现在沿海的发达城市,相对来说内陆地区的发展明显要滞后。

  当然了,这主要是得益于先富思想的影响。

  但是从个人层面上来讲,在这一时期能致富的人,无外乎这么几种,一是找准政策发力,这种人多半是跟着沿海城市的改革亦步亦趋的。

  另一种当然就是所谓的傻大胆,或者说吃螃蟹。

  八九十年代很流行的一个词语叫做下海。

  下海的这一批人往往具备几个最基本的特点,胆子大,头脑灵活,洞察力敏锐,这些人既有那种舍得了孩子套得了狼的胆量,也有善于在万变之中寻求机会的敏锐洞察力。

  在沣水县这种地方,想依靠政策致富显然难度很大,这不仅仅是沣水县一个地方,而是绝大多数内陆城市都有这样的弊端。

  毕竟大家手里掌握的资源就那么多,如果没有政策性的优势,资源得不到集中和有效利用的话,光凭个人赤手空拳,你就是干一百年也不可能比得上资本一夜之间的红利。

  但是如果是从个人层面来讲,其实反而要容易得多。

  东洪集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傻大胆式的致富模式。当然这种大胆是建立在王皓自身的独特优势上面。

  不可不能否认的是,一旦当有了共同的目标之后,靠胆量致富,最后很容易就会形成规模效应,有利的政策自然也会随即而来。

  徐克平相对于林和平而言,应该是一个偏向于保守的性子,但是也不失灵活。一方面对于东洪集团的出现,他作为见证人是相当认可的,这一点从他大力支持东洪集团的发展就足以看得出来,但是作为传统的官僚,又很难避免冒出那种拿着指挥棒干扰市场发展的思想。

  于是,围绕王泥湾或者说立足东洪集团来做发展规划,在徐克平看来是很难接受的一件事情。

  这一点在拿到徐克平送过来的第一份方案的时候,王皓差不多就看出来了徐克平心里的想法。

  但是时间不等人,外面的形势发展实在是太快了。

  从99年开始,如果不出意料之外的话,国内的经济市场即将会发生几个重要的变化。一个是国企改革。在这一个过程之中,大量管理冗余的公有制企业会通过兼并,出售以及改制的方式完成改革。

  而产生的影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