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75章 千年帝国(真.大结局)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但种桉树有坏处,所以李素没有在中原直接种,只是在海军发现澳洲后,从澳洲引进到旅汉南岛,也就是菲律宾地区种植,然后直接把桉叶油收获之后海贸运回中原。)

  巧克力,玉米,土豆,辣椒,南瓜,番茄,花生油……十余年间丰富了汉人的田园,让天下人口进一步增加,也免于饥馑。

  刘备晚年,大汉人口数量规模一直维持在三千五百万左右——原本会增长得更快,但主要是地理发现交流引入新的传染病,始终在压制人口寿命,抵消了一部分自然增长。

  但是到了230年代,随着传染病的压制效果渐渐弱化,李素也有限地推广了一两种他懂得的免疫防疫技术,比如种天花牛痘。美洲作物也渐渐自然普及,人口增长终于有些压不住。

  很快突破了四千万、后来又逼近五千万。李素在刘备之后,又大权独揽辅政十六年,尊荣无比,刘理对他也确实真心敬重有加,没有丝毫怨念。

  到七十岁时,擅长养生的李素完全正式退休,回扬州会稽郡的封地又安度了几年晚年。最后一直活到七十三岁,西元245年,汉452年,与孔子同寿,比刘备晚了十九年。

  诸葛亮因为这一世有好好护肝,而且也养生没那么累,本身身体素质条件就好,居然寿至八十四岁,比原本历史上整整多活了三十年,至西元265年、汉472年。

  因为诸葛亮的高寿,他甚至活得比皇帝刘理还久,以至于还比他年轻了十几岁的皇帝刘理走在他前面、还托付他辅政嗣君,当然已经不存在所谓的“托孤”盛轨了,毕竟天下已经很太平了。

  李素和诸葛亮全权辅政的三十年,是大汉三兴后的绝对内政发展黄金期,科教文化全部昌明,社会生产力几乎全面发展到了后世16世纪的水平。

  本该出现在大航海时代的火枪大炮、新一代炼钢技术、机械加工技术,也全部出现了,之前战争年代只是重点发展所留下的短板,也在市场繁荣的自然推动下,自发补齐了短板。

  大汉的人口,在245年李素晚年,达到六千万。到诸葛亮晚年的265年,达到八千万。

  ……

  诸葛亮之后,大汉没有再设立丞相,但大家也形成了对君权一定制约的默契,靠科举开明政治维持社会流动性,稳定统治期自然也远胜从前。

  西汉、东汉的社会稳定期,最多也没超过一百五十年过,就被土地兼并和阶级固化给打趴了。李素和诸葛亮优化后的制度,这些问题被极大缓解、矛盾积累速度慢。

  还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农业产能潜力可挖,一切的一切,让三兴之后的汉室居然连续运转了三百多年,都没有严重的内部危急。

  西元300年时,大汉总人口破亿,360年时,破两亿,400年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