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5章 头昏脑涨就对了(两更合一)_燕辞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观政这整个事情都担心。

  偏他们还先选了礼部。

  礼部枯燥起来真的很枯燥,以太子的性情,上来就这么压着,未必能吃得消。

  只是,徐简拿定了主意,又颇有想法,林玙才没有多说,只让他悠着点来。

  但其中最真实的缘由,徐简和林云嫣都清楚。

  去六部其他衙门,就不能这么“压迫”李邵了。

  似是刑部,李邵烦那条条框框,但给他几本刑狱案卷,他大抵是能看出些滋味来。

  兵部能看旧时用兵文书,如今各处调度;工部那儿还有不少城建、水利的资料,文字不见得有趣,配图很多,只要能看进去,连文字都会生动许多。

  吏部和户部的那些旧档,大致也是如此。

  那几个衙门近来不似礼部繁忙,上下都会揣度着李邵的进展与状态。

  教授年轻人,老大人们经验丰富。

  一旦发现太过枯燥,立刻会调整方式,积极地从简入繁。

  李邵只是没有定性,并不是一点不开窍,真叫他循序渐进上了……

  就收不到徐简想要的效果了。

  也就是礼部,老大人们忙得顾不上,圣上对太子殿下的观政体会也算满意,才能让徐简不停地给李邵施压。

  什么没劲、什么枯燥,就盯着什么看。

  从最难最烦的着手,李邵怎么可能积极?

  偏坐着看还不算,还得天天写心得体会……

  林云嫣失笑着摇了摇头。

  什么叫伤敌一千、自损五百,就是徐简这样的。

  可转念想想为何这情愿自伤也必须进行的缘由,林云嫣又觉得此事不好笑极了。

  不过是,为了自保、为了破局。

  当然,徐简自己也不轻松。

  礼部甚至是千步廊其他衙门的运作事宜,他了然于心。

  可他得把自己装作一个“外行人”。

  他只是在兵部点了几个月卯,又在顺天府前前后后加一块都没坐够一个月,对别处更加一窍不通的外行人。

  任何想法,都不能锋芒太露。

  他的思考与领悟,得比李邵领先,又不能太过拔高。

  徐简道:“能有半月,都够让人‘刮目相看’了,不过也差不多了。”

  林云嫣会意。

  所谓的差不多,就是再压一压,便能看到成效。

  这就好比一把长弓。

  弓弦一直拉满,便会不稳、抖动。

  这时候就得屏一口气,才能彻底断弦。

  外头,参辰敲了敲门。

  热腾腾的面送了进来。

  而御书房里,李邵面对着一桌子好菜,兴趣缺缺。

  桌子摆在侧间,看不到圣上批奏章的大案以及上头那堆得满满当当的折子,可李邵觉得,他似乎还是站在那里,等着父皇提问。

  从开蒙时认字念诗,到后来考三孤们教了什么。

  从他都够不着那大案边沿,到那大案只到他腰腹、他却还觉得自己矮了一截。

  李邵看了圣上一眼。

  父皇不考功课的时候,还是很好的。

  父皇也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