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五六章 狂飙的渤海国_1635汉风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殖民地区获取的皮毛和各种实物税足足减少了一半,让沙俄赖以为生的皮毛出口贸易也直接腰斩大半,使得整个国家严重缺乏金银之类的硬通货。

  因而,在面对“兵强马壮”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和来去如风的克里米亚汗国骑兵,沙俄军队宛如叫花子一般,不仅武器装备极为落后,而且数量也严重不足。在军队中,往往五六名士兵才能拥有一支火枪,并且持有的大部分火枪还是老旧的火绳枪。

  要不是奥斯曼帝国的主要精力仍旧在神圣罗马帝国方向,派出的军队也仅为偏师,人数不过两万余,估计早就被人家给打崩了。沙皇费多尔三世集结的五万大军,在战场上始终处于受虐的一方,经常被人数不到己方一半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击溃,继而遭到克里米亚汗国骑兵的衔尾追杀。

  面对实力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据闻,沙皇费多尔三世准备选择暂时蛰伏,不再去主动招惹这个敌人,转而开始专注国内事务。

  沙皇陛下任命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戈利岑公爵推行了一系列军事、行政、经济、司法、金融、宗教和教育改革。还首次将文官和武官进行了区分,仿照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军事制度,在军官中推行军衔制,以加速军队的现代化和标准化。

  尤其让人称道的是,在司法改革中,沙皇陛下废除了刑罚中的肉刑,那些犯了重罪的犯人不再被砍去双手或者切断双足,而是改为流放至西伯利亚。

  莫斯科的贵族老爷们,为了能获得更多的皮毛,开始更加关注西伯利亚的殖民活动,他们除了将那些被判为重罪的犯人流放过来外,还在东乌克兰地区大范围的招募和征集哥萨克人前往西伯利亚,以加强远东的武装力量。

  但目前来看,在整个伊尔库茨克督军府,所能依靠的就是本地区陆续聚集而来的五百多名哥萨克军人、数百名流放重刑犯,以及两千多名来此讨生活的农人、猎户和各类匠人。至于当地众多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则被认为是极不可靠、不被充分信任的潜在危险者。

  在没获得强力支援的情况下,伊尔库茨克督军叶戈尔·维亚尔特舍夫试图派出使者,向攻陷乌金斯克城堡的鞑靼人表示暂时的屈服,以敬献若干皮毛和财物的代价,来换取对方停止进攻,以便赢取必要的缓冲时间。

  听说,这个以鞑靼人为主的渤海国,拥有一支三千到四千人的专业化部队。他们不仅训练有素,作战勇敢,而且武器也较为先进,并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也是极为适应,甚至还可以在冬季展开军事行动,论战斗力的话,是远远超出他们督军府辖下的那些半吊子哥萨克军人。

  令人非常遗憾的是,精明的鞑靼人识破了叶戈尔·维亚尔特舍夫督军大人的缓兵之计,以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