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5章 朕愿满朝皆是袁少师_大明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

  奉天门朝会上的文武百官,尽都在注视着步履缓慢的袁素泰。没有人去催促这位老人,仅仅是亲事农桑,就没人敢于指摘这位。

  朱元璋亦是在宫门下坐正了身子。

  袁素泰走的很慢,慢到他自己都皱起眉头的程度。

  带着上林苑监那片地里沙土的官靴,踩在宫中的石板上发出唦唦的声音。

  细腻,却让人很安宁。

  袁素泰终于是走到了中间。

  他抱着象牙笏板,举起双臂,躬身弯腰,以颤巍巍的动作,严谨的完成了大明臣子对皇帝的臣礼。

  “臣,上林苑监监正,袁素泰,请奏对。”

  言毕,袁素泰一手抓着笏板,一手提着衣袍,缓缓的跪在了地上。

  袁素泰的声音好似是应天城外钟山上的一株苍松,又如是那旷野里长成了的连绵金黄的庄稼。

  声音到了奉天门下。

  朱元璋颔首点头:“朕允。”

  “农为治本,食乃民天,天畀所生,人食其力。”

  袁素泰开了口,一句话说完,奉天门前鸦雀无声。

  不论是任亨泰、解缙、朱高炽,还是郁新、王儁、冀凯这些人。

  所有人都在静静的聆听着。

  袁少师今天起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命题,开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奏对。

  “陛下,百姓之艰,于地一尺。

  三皇五帝乃始,地以公分,氏族共食。

  至夏商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士大夫公卿配享,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成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前秦商鞅,废井田、开阡陌,集关中老秦六世余烈,而成始皇千古之一。

  至于后,汉有王莽王田。北魏、隋、唐,乃有均田。

  开国之治虽好,累数朝却终是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夏商周三朝行贡赋之制,春秋管仲行相地而衰征。两汉编户齐民,分有田租、算赋、口赋、徭役、兵役。魏晋南北行租调,隋唐使租庸调,宋以募役及方田均税。

  恒地于中原,千载数朝,百姓何以哀于元末,筑我大明重塑。

  臣之老矣,如似桑泥之老农,行于泥泞,拔腿为艰。得蒙陛下隆恩,以少师荣。

  老臣此间之诚,莫叫悔言。

  中原恒地,强似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百年国祚,开国之民,亡国可在?开国之地,亡时名于何人之下?

  稻种于春,收于夏,复耕秋收。麦种于冬,收于春,夏秋两税。百姓四时而动,终年不歇,薄田一二,揭盖以水,筷立而倒。

  陛下亲历阡陌,起于农桑,经前元乱世,知乱世之下,百姓易子而食之灾。

  上善若水,民为水。

  盖谷不足,则食不足;食不足则民之所天不遂,物之可贵如此,苟非顺时调护,何以得之农者,当知其力矣。”

  袁素泰的身影,在洞开的奉天门下,随风摇摆着。

  他已奏对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