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章 大明第一深情_大明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说完之后,朱允熥悄悄的抬头注视着老爷子的反应。

  朱元璋目光烁烁的看着朱允熥。

  这一刻,他的眼中包含着数不尽的情愫和回忆挂念,只是到了最后终究是化为一息无声的长叹。

  随后,朱元璋挥挥手:“你是好孩子,才能得了我大明列祖显灵,好孩子啊……”

  幽幽的念道着,朱元璋背起了双手继续向着前方走去。

  ……

  “陛下,这便是那件能提取大蒜素的蒸馏器了!”

  位于应天城东南角,坐落在六部后面,詹事府南边的太医院中。

  衙门里随处可闻说不上名字的药草味,无数身穿白麻布衣的老人、中年人、年轻人,手中握着书卷或草药或各样工具,穿搜在衙门里。

  浑身带着大蒜味的太医院老院使山永年,双手搓在一起,满脸欣喜的向朱元璋介绍着面前的蒸馏器。

  原本今天没有求得将大蒜素推广天下,尽管有皇上和太子爷的解释,但山永年的心中终究是有些遗憾的。

  如今,他人生最后时光里的目标,已经是致力于将大蒜素全面应用到大明社稷上去。

  现在,不过短短时间,皇帝就带着皇孙亲自前来。

  如何不让山永年激动和期待。

  朱元璋这时候背着双手,弯着腰伸着头,目光来来回回的在太医院专门设立的大蒜素制取处巡视着。

  看了半响的功夫,朱元璋伸手指向那明显是太医院后来放大制造的蒸馏器。

  “允熥,只要用此物,就能从大蒜里头弄出来那大蒜素?”

  朱允熥小步快跑的上前:“爷爷,就是将大蒜放进这个蒸馏锅里面,然后就能制取出大蒜素了。”

  太医院院使山永年在一旁,目光幽幽的盯着这对爷孙两。

  自己堂堂太医院院使,大明朝医学地位最高的人说的话,陛下都不听,还非得要皇孙再解释一遍。

  山永年当下招招手:“你们几个,制取一遍大蒜素,让陛下看清楚些。”

  朱元璋听到自己也能亲眼目睹一番,立马是点着头肯定的赞许着。

  少顷。

  太医院里年轻的学徒们,便抬着一大桶捣碎了的大蒜,灌进那口蒸馏锅里面。

  架上火便蒸馏了起来。

  少顷,满堂蒜香。

  朱元璋兴高采烈的来回踱着步子,盯着这新奇玩意。

  山永年却是默默的走到了朱允熥身边:“皇孙,这大蒜素究竟何时才能推行下去?”

  朱允熥看着已经将鼻子凑到滴流口的老爷子,嘴角微微一扬,转头看向老院使:“陛下和太子爷的担忧,我也知晓,当时也确实是我不曾考虑到的。”

  垄断,由来已久。

  商人们不会因为一件东西有利于天下,就放着数不尽的钱钞不赚。

  山永年听到最先弄出大蒜素的朱允熥,这时候也持反对立马推行天下的意见,脸上不由一急。

  “那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还请殿下开释。”

  朱允熥笑笑,安抚道:“山老莫急,我近来也在思索,即便如今制取了大蒜素,亦或是将此法推行到地方,百姓总不可能都备着这蒸馏器吧。”

  山永年想了想蒸馏器的制作耗费,不由的点点头。

  朱允熥瞧着对方,又道:“如果是这样,那就只能在地方州府制取,可若是现在这种似油似水的样子,似乎也不方便长久保存,不比那些药材存储方便。”

  山永年点着头,叹息一声:“殿下所言甚是,这几日太医院也发现,这些制取出来的大蒜素,不论如何放置储存,过几日数量总是要少上一些,就是药效也似乎会有些减弱……”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