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6章 猫腻_大明第一能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削弱一下浙东那些官员的势力吧,而且

  ,粮米的问题是我大明的经济命脉,我这么做,也是为了我们李家。”

  “你为了李家,那就不该搞的这么多名堂,明哲保身你懂吗,不要树敌太多!”

  李善长此刻有些家长的语气说道。

  “我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可,杨宪之前对我就出手,此次,要不是我查到一些事情,陛下也不会答应这件事。”

  “哼!你说这个,我就更生气,你说说你,难道不是你太好大喜功,总是让别人觉得你别有用心,那人家杨宪岂会针对你呢?”

  李善长这话确实有些无理。

  “父亲,这杨宪和我其实也是因为一些误会,只是,我不想跟他斗,但此人心胸太过小气,我也是正常防卫而已。”

  “行了,官场的事我比你懂,总之,浙东的目标是淮西,而我又是淮西官员里最大的一个,他们肯定会针对我,你呢,是我的儿子,还是不要在给我添乱了。”

  李善长说完拂袖而去。

  搞的李洪只能摇了摇头,无奈,这个老爹是真的看不上他做的事,可没办法,李洪也只能接受,毕竟是父子。

  就算是穿越,可这个关系是他无法选择的,李洪想了想,督粮道既然已经开始组建,那么十个官员就是他需要用心挑选了。

  苏半城。

  这个人是他必须调回来的,他熟悉江浙,而且在哪里有一定的基础,最主要的是,他有管理钱粮的经验。

  至于其他人,李洪可以让苏半城来推荐,他觉得未必不能用江浙人,因地制宜,不拘一格,这才是用人之道。

  打定主意,李洪派人前往边塞嘉峪关,将苏半城父女带回。

  而督粮道他还有一个更为大胆的想法,就是他要在当地的粮长。

  朝廷给他发印,算是大明的正式官员,他们负责对当地的粮食进行征收。

  要知道这可是原来当地官员的事,而粮长的作用,就是要断了这些官员的念头,让他们不能在粮食的征收上有任何的可乘之机。

  猫腻。

  这个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可大明朝为什么官员上下都不提出,就是因为他们都拿了好处。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啊!

  这些地方官员,就是靠着这收粮的权利,中饱私囊,把很多老百姓搜刮的苦不堪言,而朝廷同样得不到该得到的粮米。

  李洪就是要让他们没有这个机会。

  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李洪相信这句话。

  而此时的杨宪却远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李将军,这粮长的事情,是不是太儿戏了啊!百姓来管这件事,开什么玩笑啊!”

  杨宪当然明白,拿走了这些地方官员的收粮的权利,他,还有像他这样的官员,到时候可就真的又少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其实也不愿这些人,他们当官,家里家外,花销用度,真的要是用自己的俸禄,其实是很难满足的。

  这就是为了古代的官员,一个个都想法设法的卖官鬻爵的原因,也真的是不够花。

  但这当然不能作为贪腐的理由。

  这些朱标明白,而朱元章更懂,杨宪的理由不是不能考虑,毕竟,这些地方官员是大明的官员。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