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4章 巴结的对象_大明第一能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奉他们也要出一份,还要签字画押,拿到铺子之后,今后不得再闹事,否则我就去应天府刑法司告状!”

  流传出来的东西不仅仅是报纸,就连如今还只在应天府独有的刑法司也一同被大众所熟知。

  现在整个江南百姓,无不期盼着刑法司衙门赶紧开到他们县城里去,谁不想有一个帮着主持公道,却不用挨板子,不用下跪的衙门呢。

  那管家听的沈荣吩咐,顿时便是眼前一亮,若是能让其余几家也出钱供养陆氏一家,那再分出去几间铺子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是!老爷英明!”

  夸了一句,管家便匆匆离去,而在管家走出大门后,沈荣整个人犹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瘫在了椅子上。

  许久之后想要喝杯茶水,伸手去够却没有摸到,随后才想起来,那茶壶早就被他摔碎了。

  心中突然又是一阵心疼,那茶壶可是宋朝官窑里出来的,多少也算是个古董,就让自己这么摔了。

  心疼之后,又是一阵烦闷,只觉得自己怎么就诸事不顺。

  突然看到一旁椅子上放着的一沓报纸,那是之前过来想让沈荣出头的一位商贾地主留下的。

  鬼使神差的一般,沈荣捡起那椅子上的报纸翻看了起来。

  那一沓报纸是合订本,从第一期到最新的一期,沈荣看着不一会便入了迷。

  一直到了晚饭时间,有下人过来招呼也让沈荣毫不客气的呵斥了出去,无人打扰,一直看到了最新一期,其中关于对摊丁入亩这个政策的解读时,才有些心烦的放下报纸。

  地主们想让沈荣出头想办法,但是沈荣自己有何尝不想有解决的办法。

  若论田产,整个大明,又有那家能比他沈家还要多,最重要的是,分家的时候,沈荣还觉得,商铺之类的不过虚妄,因此留下来了绝大多数田产,分出去的全是商铺,作为主家只留存了很小的一部分。

  而如今看来,沈荣却好像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讨苦吃而已。

  “唉!”

  长长的叹息了一声,随后沈荣再一次拿起报纸,开始往前翻找起来,找到了报纸中撰写《小学算经》的那一板块。

  作为商人,沈荣自然对数字极为敏感,刚刚只是粗略的看了一番,如今回过头来细细品味,顿时从中察觉到这种算法暗藏的惊人能量来。

  而随后,沈荣突然注意到,这份报纸的所有人,乃是李洪和大儒宋濂以及加上了翰林院的名头,这便算是个半个官方刊物。

  宋濂和翰林院的名头足够响,但是这李洪,沈荣想了半天才回想起来,好像乃是如今韩国公之子,前些日子一首石灰吟创下了偌大的名声。

  随后沈荣又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再一次在报纸上翻找起来,没一会便找到了李洪创办格物居并光邀所有对格物也便是物理化学乃至于数学有兴趣之人前来交流的那一期。

  最为一个商人的直觉,沈荣突然想到,他苦于没有朝廷的门路,有钱都没处花,无法在摊丁入亩这件事上有所动作。

  当然,沈荣的没有门路,是没有足够高的门路,寻常的州县县令知府一流,他皆都可称为座上宾,甚至是这些地方官员主动巴结的对象。

  但是足以影响朱元璋决定的那种大员,却不是他一个商贾可以接触到的层级了。

  而韩国公李善长,毫无疑问在沈荣眼中,便是那种足以左右朱元璋决意的大人物。

  这显然是高估了李善长,或者说沈荣压根不知道朱元璋是个什么性格。

  但是这却也让沈荣看见了一条出路,他当然也没有搭上李善长的办法,可是如今看起来,似乎李洪是个十分好接触的对象。

  而后在通过李洪搭上李善长,最终目的便是让朱元璋撤销摊丁入亩……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