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1章第一篇檄文_登基吧!大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篇,为明大志,誓师北伐,以迷惑蒙古、南宋。第二篇,待宋军渡河,天下同情,便可奉天靖难,起兵清君侧。”

  赵泰站起身来,振臂道:“既然如此,就请先生做檄文二篇!以告天下!”

  端平四年,六月。

  在南宋的步步紧逼之下,临沂王赵泰,亲笔签发《北伐明志檄》。

  “自靖康以降,北地沦丧,中原之民泪尽胡尘百余年矣!臣临沂王赵泰,乃大宋太祖之后,一心驱除鞑虏,恢复旧疆,使万里山河复汉风。然朝中奸臣当道,陷害忠良!”

  “奸臣史嵩之、史宅之、李知孝,皆卖国丑类。蒙古南侵之际,不思杀胡,以报国家,反暗通蒙古,无视江淮万民血仇,与胡人媾和,礼送罪恶滔天之鞑虏出境。”

  “奸贼知臣恢复之心不死,为讨蒙古之欢心,欲效法风波亭之故事,杀臣而后快!今陛下为奸臣蒙蔽,忌惮忠义。前有大功不赏,后有夺臣养兵守土之财,臣与山东将士尽皆心寒!”

  “呜呼,江河长流、潇湘尽竹,难书奸贼之罪!”

  “呜呼!朝无直臣,谁斥国贼奸邪!”

  “今臣遭疑,三军愤慨!”

  “臣乃宗王,当死国,不死奸臣之手,以令陛下背负昏聩骂名!”

  “今臣率三军北伐,以明大志!愿陛下亲贤臣而远小人,臣虽死无憾矣!”

  ……

  赵泰檄文一发,立时引得多方震动,两方懵逼。

  震动的首先是山东军民,此前齐军抗击蒙古,渡河救援,立下大功,可却不见宋廷奖赏。

  现在宋廷又巧取豪夺,突然查封山东在宋境的产业,还禁止南宋商人来山东交易,要把山东困死。

  山东军民早对南宋不满,如今更是义愤填膺。

  其次是淮南百姓,蒙军攻入淮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赵泰檄文勾起他们的回忆,想到南宋与蒙古媾和,放走在淮南欠下血债的忽必烈,心中便是一阵愤慨。

  他们看了赵泰檄文,见赵泰遭受朝廷忌惮,被奸臣迫害,逼得赵泰只能北伐明志,哪能不同情临沂王。

  檄文中,“臣乃宗王,当死国,不死奸臣之手!”更是让淮南百姓,泪流满面。

  楚州,制置司内,史宅之和李知孝看完檄文,脸色极为阴沉。

  李知孝黑着脸,将檄文拍在桌上,切齿道:“赵贼身边有高人啊!”

  史宅之很讨厌赵泰这种乱发檄文的行为,他看完檄文,也是咬牙切齿,“我等一心为了陛下,反而被他污蔑为奸臣,真是气煞我也!”

  李知孝问道:“现在外面什么情况?”

  史宅之恨声道:“城内愚民被赵贼扇动,对李相和我多有谩骂之语,更有刁民悄悄在制置司衙门前泼粪!”

  “我等原本想逼着赵泰谋反,然后光明正大的以朝廷名义平叛。”李知孝面沉如水,“没想到赵贼居然来这手,以北伐之名,博取百姓同情。”

  “李相,赵贼此举,我们该如何应对?”史宅之不禁问道:“他不攻击我们,反而要去北伐,我们还要不要出兵攻击山东?”

  李知孝沉吟一阵,一拍桌桉,“朝廷国策,岂能为赵贼绑架。同蒙古议和,是官家和百官的决定,符合大宋利益。现在赵泰以北伐为托词,你我当上书朝廷,请朝廷檄告天下,赵贼窃据山东,破坏议和,乃是不服圣命反叛朝廷。”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