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1章史嵩之、孟珙_登基吧!大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惑南宋,主动派遣使者与他们联系,希望两家讲和,两人都是积极回应,推动和谈进行。

  这两人想要议和,到也不是卖国,而是有他们的考虑。

  三年前,蒙古为灭金国,拖雷率领大军,强行从南宋借道,四川和荆湖方面,都见识过蒙军的恐怖战力。

  两人同蒙古交过手,知道蒙古强大,自己麾下兵马不是对手,所以才极力主和,希望避免战争。

  现在蒙古发起进攻,虽说两人不想打,可为了朝廷和皇帝,两人只得硬着头皮,向蒙古发起攻击。

  四川制置使赵彦呐,匆匆集结三万多人,出汉中攻击关中,可犹豫事先没有准备,出川道路险峻,粮食运输不出来,使得四川之兵,受困于补给,难有作为。

  荆湖方面,粮食运输方便,且襄阳一直驻扎着重兵,行动起来,便迅速许多,便成为了南宋迫使蒙古退兵的主要希望之一。

  现在淮南和江南的宋军,只能勉强抵挡蒙军,不让蒙军过江,要想击退蒙军,必须依靠其它力量。

  山东的赵泰算是一支,另外两支便是四川和荆襄的宋军。

  史嵩之得到蒙古进攻的消息后,知道中计,心中颇为惶恐。

  因为在蒙古进攻山东时,他一直上书要求朝廷克制,说蒙古不会进攻大宋,有讲和之意。

  】

  现在蒙军直接打到扬州,史嵩之哪有不心急的道理。

  端平入洛时,宋朝原定三路大军,收取黄河以南土地,重建关河防线。

  当时两淮出动六万精兵,史嵩之却并未配合。

  这一是蒙古借道时,展现出来的强大实力,令史嵩之畏惧,认为大宋不是蒙古对手,不该主动挑起战争。

  二是,端平入洛是郑清之、赵葵、赵范主导,成功了功劳也算不到自己头上,所以荆襄方面对于端平入洛,都不太积极。

  上次荆襄方面没有出兵,这次史嵩之得到朝廷的命令,却没丝毫犹豫,当即就令大将孟共率领本部人马为先锋,攻入河南境。

  这由不得他不急,蒙军威胁江南,大宋要是亡了,他也没得玩了。

  再者,他此前上书,或多或少的造成了朝廷对局势的误判,他要不主动,不积极,肯定会被朝廷清算。

  因此于端平入洛不同,这一次荆襄方面很积极,也很用命。

  虽说窝阔台在决定出兵前,为预防四川和荆襄的宋军发起进攻,提前进行了安排,可孟共确实厉害,一个月不到就拿下了唐州和邓州,兵锋直抵南阳。

  此时在南阳城外,宋军先锋扎下营盘,城内蒙军则闭城坚守。

  在宋军大帐内,身穿盔甲,威武不凡的孟巩,正与一众将领,商议军情。

  孟共乃将门之后,祖辈乃岳飞部将,麾下兵马继承岳家军的遗志,可以说是南宋最能打的兵马之一。

  这时,孟共正与属下商议如何攻城,帐帘忽然被挑起。

  孟共等人扭头去看,纷纷心惊,连忙行礼,“制置相公,您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史嵩之,他进入大帐,目光看向众人和沙盘,知道孟共在研究如何攻城,于是沉声道:“现在情况有变化,攻城的事,先停一停!”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